楚天金報訊 2013年,國人的收入幾何?去年年底,“2014中國消費小康指數”調查在全國範圍內展開。調查結果顯示,去年全年,年收入在4萬元至6萬元之間的人最多,五成人的月收入有所增加,日常飲食成為中國人的最大開銷。對於未來的收入增長情況,中國公眾普遍充滿了信心,67.2%的人堅信在2014年自己的收入會增加。
  收入水平成消費“大管家”
  在雲南大理從事旅游工作的鄒凱給自己制定了比較嚴格的“掙錢攻略”和“消費守則”,總體原則是能多掙就多掙,能少花就少花。他年底一“算賬”發現:自由支配的消費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能夠大體保持在10%—30%。
  本次調查顯示,雖然有2.3%的人“月光”,3.9%的人消費支出占收入比例達到了90%以上,還有26.2%的人消費支出占收入比例在50%~90%之間,但是像鄒凱一樣,自由支配的消費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大約為10%~30%的人占比達到了三成,為30.2%,僅比自由支配的消費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大約為30%~50%的人低了3.3個百分點;還有4%的人比鄒凱們還要節儉,消費支出尚不到收入的10%。
  對中國人而言,是什麼影響了他們的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本次調查發現,最大的因素是收入,在參加調查的受訪人群中,六成人表示收入會影響到自己的消費結構和水平。另外,社會保障、家庭、工作等也都會對國人的消費產生影響。
  而相對比較節儉的鄒凱也表示,自己有些“摳門”的最主要原因還是“收入水平太低了”。
  五成人去年月收入增加
  結果顯示,“2014中國消費小康指數”為82.0,比上年提高1.1。該指數從民眾消費觀念狀況、民眾對消費小康滿意度、消費環境狀況、消費政策和消費結構等五個方面來進行測量,這五個方面的指數分別為74.4、81.1、76.3、91.5和82.1,比上年分別增加1.9、0.9、1.2、0.1和2.0。
  指數還對中國人的總體收入情況進行了調查,“2013年全年,您的年收入有多少?”結果顯示,年入4萬元-6萬元(含6萬)者最多,占比為20.3%;其次是年入2萬元-4萬元(含4萬)者,占比17.0%;再次是年入6萬元-8萬元(含8萬)者,占比14.8%;年入8萬元-10萬元(含10萬)以及年入10萬元-12萬元(含12萬)的受訪者占比也都達到了一成,分別為12.8%和10.4%。其餘收入段的受訪者占比則都比較少。
  相對於2013年初,過半受訪者(56.5%)的月收入有所增加,其中6.7%的人收入有了大幅提高,當然絕大多數人(49.8%)的收入還只是略有增加,9.6%的人月收入有了不同幅度的減少,其餘34%的人月收入則沒有變化,仍然保持了和2013年年初同樣的水平。
  近七成人看好今年收入增長
  多年來堅持社會分層和消費社會學研究的北京工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趙衛華介紹,中高收入人群比例在我國相對太小了,貧富差距太大,農民、農民工這兩個群體的收入還很低,比例卻很大。社會中占人口大多數的群體消費能力不足、消費實力上不去,我國從宏觀上啟動消費就很困難。在趙衛華看來,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政府首先要做的是規範現有的收入分配,把高收入群體的收入規範化、透明化,而不是單純地漲工資,因為大部分非公就業人員並不能從直接的漲工資政策中受益。其次是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而且,縮小收入差距,不僅僅是收入分配政策,更重要的是發展的問題。“收入分配改革有賴於發展,如果沒有發展,很難推進平衡。還是要在發展中推進收入分配的公平化,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縮小貧富差距。”
  那麼在公眾看來,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最需要做的是什麼呢?調查顯示,公眾將“加快壟斷行業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排在了首位,其次是“遏制權力腐敗,打擊灰色收入”,再次是“規範分配秩序”。
  不過,對於未來的收入增長情況,中國公眾普遍充滿了信心,67.2%的人堅信在2014年,自己的收入會增加;27.1%的人認為自己的收入會和2013年保持同等水平;只有5.8%的人對自己來年的收入“不樂觀”。
  日常飲食成消費的“集中營”
  在鄒凱的消費“攻守法寶”中,他說最難省下的一大筆錢都花在飲食消費上了,“再怎麼省,也要保證一天三餐,還要保證飲食衛生和安全。況且,在人情消費中,很大一部分也都要花在吃上”。
  大部分月收入都被“吃”掉了的感覺,不僅僅鄒凱有,在參與本次調查的受訪者中,多達七成人表示,自己每個月收入的最大開銷都用在了日常飲食上。
  “現在去趟菜市場,都要拿上100元錢,買點水果十幾塊錢就沒了,飲食開銷不僅僅成了消費的‘集中營’,還越來越逼近於‘無底洞’了。”生活在北京的馬玲無奈地說。
  其實,在一年前的“2013中國消費小康指數”調查時,就有多達六成人稱,收入大多花在了日常飲食上,而2013年以來,不僅僅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食品價格在上漲,在成都、蘭州、銀川、柳州等二三線城市,不少市民也都感到了食品價格上漲的壓力。在物價上漲面前,78.5%的人表示,自己的消費計劃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除了日常飲食之外,國人在2013年的收入還都流向了哪些領域?調查發現,購買基本生活用品是國人收入的第二大用途,儲蓄是國人收入的第三大用途,緊隨其後的是服裝服飾、子女的養育教育、社交應酬、住房、文化娛樂休閑消費等等。
  與國人在2012年的花銷相比,2013年公眾用於儲蓄的錢更多了,花在社交應酬方面的錢更多了,在文化娛樂休閑消費方面的開銷也更大了。
  ■ 消費觀察
  一線城市市民更重品牌
  九成人有網絡購物習慣
  物價上漲,收入被“吞”,在既要消費又要攢錢的雙重壓力下,你會關註打折或促銷信息嗎?面對這個問題,只有4.1%的人回答“不會”,還有三成人對此保持中立態度,冷靜地表示“要看具體情況”,另外六成人則表示“會”。
  在影響國人購買行為的因素中,價格因素高居榜首,75.7%的人表示此因素會影響自己的購買行為;質量因素位居第二,70.3%的人在消費時會受此因素影響;功能因素排名第三,接下來依次是品牌、服務、款式、個人喜好、購物環境、產地等。
  調查發現,一線城市的消費者更看重品牌,在參與調查的95499名乘客中,共有18295人表示自己的購買行為會受到品牌因素影響,品牌在影響一線城市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因素中排名第三,排在前兩位的因素仍然是價格和質量。
  在消費習慣上,高達95.3%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有網絡購物的習慣。在有網購習慣的受訪者中,大部分人認為電商大戰能給消費者帶來實際利益。
  當然,網絡購物也有讓消費者擔憂的一面,對於交易安全問題,42.4%的受訪者表示會“偶爾有點擔心”,36.1%的受訪者表示會“比較擔心”,9.3%的受訪者表示會“非常擔心”;在網購時,四成人遇到過“實際貨物與效果圖或描述嚴重不符”的問題,遇到過“商品質量沒有保證”、“物品在快遞、物流過程中有損壞”、“退換貨物時商家態度消極、交涉時間長”等問題的消費者也很多;這些有網購習慣的消費者一致認為,在網上購買東西,最沒有保障的五大類商品就是:珠寶飾品/手錶眼鏡、醫葯保健、化妝品、手機數碼和食品。
  (據《小康》雜誌報道)
  製圖:羅懌
  (原標題:去年國人年入4萬到6萬者最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d31jdgdl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